番禺:强弱项,补短板——番禺区持续提升城市供水质量
城市供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安全供水系统,对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以来,番禺区聚焦供水服务、建设、管理三大任务,多措并举推动供水行业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城市供水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用水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是保安全。打造“一网多环、五厂联动”的供水格局,与广州中心城区、南沙区构建供水管网互联互通一张网,提高供水应急调度能力;积极推进番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新建输水管道约5km,供水规模约10m³/s,将位于南沙区榄核镇八沙村的应急分水口原水输送至紫坭泵站,提高水源互济保障能力。同时加快推进石碁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后番禺区设计供水能力可达148万吨/天。
二是提质量。持续开展供水管网及设施提质增效,改造农村自来水管网、“双无”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公共供水老旧及高风险管网,累计分别完成约9.5万户、2.7万户、26.4公里。建立SCADA系统等管理平台,通过远传测压点等设备对供水管道实时监控,采取漏水噪声检测仪及人工检漏互动模式,不断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升供水质量,推动实现供水服务到终端。
三是优服务。全面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网上服务厅上线网办功能,实现用水报装变更、报修报漏、水费查缴办理等用水业务“零距离”办理;用水报装事项进驻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实现与市联审平台其他事项联合办理;电水气协同工作进驻区政务中心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电水气协同报装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电水气过户”联动办理。
四是强赋能。加快推进番禺区智能水表更新改造工作,持续提升用水便利度。目前,番禺区居民智能水表覆盖率达52%,非居民智能水表覆盖率达100%。在主要供水区域建立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安排专人跟进系统数据更新及录入工作,探索供水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新标准,积极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供水接入要求等,提升服务透明度。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施工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施工
完成智能水表安装